用户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买卖比特币、以太币和泰达币等币种。币安交易平台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OTC 交易(场外交易)与法币交易存在交叉但并非完全等同,尤其在虚拟货币领域,两者的关联往往伴随着复杂的法律风险,需要仔细厘清。
从定义来看,OTC 交易指不在集中交易场所进行的一对一交易,而法币交易是以法定货币(如人民币、美元)为结算工具的交易。在传统金融领域,OTC 交易可以是法币交易,例如企业间直接用人民币进行大宗商品场外结算;但在虚拟货币语境中,OTC 交易常被特指为 “用法定货币买卖虚拟货币”,此时二者存在重叠。这类交易通常通过非正规平台或私下渠道完成,交易双方直接转账法币换取虚拟货币,绕开集中交易所的监管。
我国对虚拟货币 OTC 交易的态度明确且严格。根据监管规定,虚拟货币并非法定货币,其与法币的兑换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即使用户通过 OTC 交易用人民币购买比特币、USDT 等,该行为也因涉及虚拟货币交易而不受法律保护。2021 年以来,多地警方查处的虚拟货币案件中,OTC 交易常被用于洗钱、诈骗等违法活动 —— 诈骗分子通过 “币商” 将赃款兑换为虚拟货币转移,而参与交易的普通用户可能因 “协助转移赃款” 被卷入刑事案件。
OTC 交易的隐蔽性加剧了风险。与交易所内的标准化交易不同,虚拟货币 OTC 交易缺乏第三方监管,交易对手信息不透明,极易出现 “虚假交易”“资金冻结” 等问题。例如,用户在社交平台联系 “币商” 进行 OTC 交易,转账后对方不释放虚拟货币并拉黑账号,由于交易非法,用户难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此外,部分 OTC 平台宣称 “合规”,实则为境外机构搭建,一旦出现政策变动或平台跑路,用户资金将血本无归。
需要明确的是,合法的法币交易受法律保护,而涉及虚拟货币的 OTC 交易本质上是非法金融活动的变种。二者的核心区别在于交易标的是否合规 —— 用人民币买卖股票、黄金等合法资产的 OTC 交易受法律保护,而用人民币买卖虚拟货币的 OTC 交易则属于被禁止的范畴。
认清 OTC 交易与法币交易的边界至关重要。虚拟货币领域的 OTC 交易绝非合法的法币交易形式,其背后是难以规避的法律风险和财产损失隐患。投资者应远离任何虚拟货币相关的 OTC 交易,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参与合法的场外交易,才能切实保障自身权益。
币安的核心价值观指导着团队的目标、决策和行动,让团队间的协作跨越国籍、文化与背景,最终实现币安团队的共同愿景。